明明身体很累,脑子却异常清醒?数羊数到一千只,反而越数越睡不着……这很可能是“换季失眠”在作祟。夏秋之交,气温、湿度、日照时间都在悄然改变,我们的身体可能还没跟上节奏。
为何换季易失眠?
1.昼夜节律变化
入秋后白昼缩短、黑夜变长,导致生物钟紊乱,出现入睡困难或早醒的情况。
2.气温波动大
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,入秋后昼夜温差变大,可能影响睡眠的深度和稳定性,导致夜间易醒。
3.季节性情绪波动
秋季草木凋零的景象容易让人产生忧郁、惆怅的“悲秋”情绪,这种情绪波动是焦虑和失眠的常见诱因。
展开剩余75%如何找回一夜好眠
1. 调节作息
遵循《黄帝内经》“秋三月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的养生原则,逐渐将入睡时间提前。每天固定时间睡觉和起床,节假日也尽量保持规律。
2.情志调养
天气晴朗时多到户外散步、慢跑、登山,接触阳光和自然,舒缓“悲秋”情绪。主动参与让自己开心的活动,如听音乐、与朋友交谈,保持情绪乐观。
3. 改善睡眠环境
保持卧室环境舒适,秋季干燥时可使用加湿器。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,比如看电视、玩手机。
4. 适当运动
白天进行适度有氧运动,如瑜伽、快走等,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,但睡前不宜做剧烈运动。
5. 饮食调理
晚餐宜清淡,避免辛辣、油腻食物。晚上不喝咖啡、茶和酒精饮料,也不宜大量饮水。
6.借助天然助眠食材
选择灵芝、桂圆、牛奶等传统安神食材,由内而外调理睡眠。
灵芝自古被誉为“安神定魄”的上品,其有效成分(如灵芝三萜、多糖)能帮助调节神经、缓解焦虑。请根据自身情况,选择最适合的一款:
1.针对焦虑思绪多、心神不宁者:灵芝百合酸枣仁茶
配方:切片灵芝5克、百合干10克、酸枣仁10克(捣碎)。
做法:所有材料加水800毫升,小火慢煮30分钟,滤渣代茶饮,傍晚饮用最佳。
功效:此方强强联合,灵芝宁心、百合清心、酸枣仁安神,特别适合因“悲秋”情绪导致的思绪纷乱、入睡困难。
2.针对消化不良、睡眠浅易醒者:灵芝山药莲子汤
配方:灵芝切片5克、新鲜山药半根、去心莲子15克、茯苓10克。
做法: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炖盅,加适量水,隔水慢炖1小时,加少许盐调味,作为晚餐汤品。
功效:灵芝调节,山药、莲子、茯苓健脾安神。中医认为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,此方通过调理脾胃来提升睡眠深度,适合饭后腹胀、易在夜间惊醒的人群。
3.针对更年期潮热、阴虚火旺者:灵芝麦冬西洋参饮
配方:灵芝超细粉2克、麦冬10克、西洋参片3克。
做法:麦冬和西洋参用沸水冲泡,焖盖10分钟,待水温降至60℃以下,冲入灵芝粉搅匀饮用。
功效:灵芝搭配滋阴降火的麦冬和补气养阴的西洋参,能有效缓解更年期或秋季干燥引发的虚烦不眠、手足心热、口干等症状。
7. 穴位按摩
神门穴:腕前内侧,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,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。用拇指按揉3–5分钟,每日2次,可宁心安神。
三阴交穴:小腿内侧,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际。按揉3–5分钟,每日2次,可健脾养血、调理脏腑。
内关穴:前臂前区,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,两肌腱之间。按揉3–5分钟,每日2次,可宽胸理气、宁心安神。
换季失眠虽常见,却不必过分焦虑。调整生活习惯,适当借助自然的力量,慢慢让身体适应季节变化,重回安稳睡眠。
发布于:广东省股票上杠杆资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