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,特朗普的访华计划已进入实操阶段,这位美国总统不仅要带着马斯克、黄仁勋等30位商业巨头来谈生意,还瞄着10月北京APEC峰会的时间窗口。 但北京人民大会堂里的交锋可没那么简单:中方直接划出两条红线,台湾问题必须明确表态“不支持台独”,关税大棒得先收起来。
普京早早就敲定了9月访华行程,要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。 当记者追问“中美俄会不会在北京三方会晤”时,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只甩出一句:“无可奉告”。 这话听着耳熟? 像极了高手过招前的沉默。
最坐立不安的却是韩国总统李在明。 7月19日,韩联社证实他已婉拒中方阅兵邀请,改派议长凑数。 理由很直白:怕被美国贴上“亲华”标签,耽误了正在谈判的军费分摊和半导体出口大事。 可戏剧性的是,特朗普本人可能转头就来北京,要是真来了,李在明这场“站队秀”可就尴尬到家了。
6月29日,特朗普高调宣布已组建豪华商务团:特斯拉的马斯克要来谈新能源车市场准入,英伟达黄仁勋盯着芯片出口解禁,连亚马逊CEO贾西都带着物流方案候场。 这个阵容堪比2025年5月他访问沙特时的2万亿天价订单阵容,明摆着要复制“石油美元换中国订单”的模式。
但北京开出的条件毫不含糊。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在7月5日当面放话:“特朗普必须公开承诺不支持台独,否则访华免谈”。 这话有来头,2月美国国务院偷偷删除官网“不支持台独”表述,中方直接将其列为原则性障碍。 更狠的是关税战仍在发酵:7月10日特朗普刚对12国发出4650亿美元商品关税通牒,韩国吃25%重税,老挝缅甸税率飙到40%。 中国商务部撂下硬话:“相互尊重是合作前提”,潜台词很明白,举着关税大棒就别想谈生意。
时间窗口成了关键博弈点。 美方原想蹭9月3日抗战阅兵的热度,但中方更属意10月22日APEC峰会。 这里头有讲究:9月普京要来,若美俄元首在北京碰面,乌克兰问题必然抢戏;而APEC主打经贸主题,更适合特朗普的“商业代表团”唱主角。
特朗普刚威胁对俄油买家征收100%关税,俄外长拉夫罗夫的专机就降落在北京。 在人民大会堂里,中方领导人一句“落实好我和普京的共识”,配上王毅外长“中俄关系最稳定最成熟”的定性,让俄罗斯吃下定心丸。 俄媒兴奋地发现:中方接见时全员没打领带,这种“家居式外交”正是最高信任的象征。
普京的行程早安排得明明白白:8月先到天津参加上合峰会,9月3日准时出现在天安门观礼台。 耐人寻味的是,当记者追问“中美俄能否在北京三方会晤”,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在7月20日只答了四个字:“没有评论”。 俄方态度很现实,中国若组局就跟,不组局就专注谈自己的能源合作。
7月11日美国务卿鲁比奥刚对中国示好,拉夫罗夫转头就飞抵朝鲜元山港,带着普京给金正恩的口信。 俄朝被曝正推进3万兵力援俄计划,朝鲜炮弹通过西伯利亚铁路直送乌克兰前线。 这张“朝鲜牌”打得美国肝颤:B-52轰炸机在济州岛的军演,瞬间成了苍白无力的恫吓。
李在明最近的日子有点难。 7月14日特朗普突然对韩国举起关税大刀:8月1日起,半导体、汽车等支柱产业出口美国统统加税25%。 雪上加霜的是军费分摊谈判,美方要求韩国负担全部驻韩美军费用,还逼着增加国防预算。
正是这个节骨眼上,中方发来抗战阅兵邀请函。 李在明团队权衡到7月19日,最终决定派国会议长代劳。 韩联社透露的核心顾虑就两点:怕得罪特朗普影响军费谈判,更怕被扣上“亲华”帽子。 毕竟韩国半导体对华出口已暴跌18%,再丢了美国市场后果不堪设想。
但戏剧性转折正在酝酿。 特朗普本人很可能接受访华邀请,时间就在10月APEC峰会。 若成真,李在明的“拒华保美”就变成尴尬独角戏,总统在家扛关税压力,美国总统却在北京谈笑风生。 韩媒私下哀叹:这步棋下得太急了。
股票上杠杆资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